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青少年网络舆情的大数据预警体系与引导机制研究》顺利开题
2021-07-10

扫码关注

2021年6月26日上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青少年网络舆情的大数据预警体系与引导机制研究》开题报告会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顺利举行。该课题由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骆正林教授领衔攻关,子课题负责人分别来自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季为民教授、大连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唐润华教授、苏州大学传媒学院院长陈龙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钟瑛教授、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张红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邵国松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周葆华教授作为评审专家出席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季为民教授作为专家组组长主持了本次报告会。他首先对骆正林教授领衔的团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表示祝贺,充分肯定了该课题研究的重大意义和研究价值。


12EF2

课题首席专家骆正林代表研究团队向专家组做了开题报告,报告内容主要有“研究状况和选题价值”“总体框架和预期目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子课题结构和主要内容”“研究进度和任务分工” 等七个方面内容。


骆正林指出,“新时代”既是青少年网络舆情应对的时代背景,也是青少年网络舆情引导的路径取向;“大数据”是解决网络舆情预警与引导的技术手段,它为青少年网络舆情预警与网络舆情引导提供了更加有力的研究方法。基于此,本课题主要有两大核心任务:一是研究我国青少年网络舆情的大数据预警与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二是建立多手段融合、多部门协同的我国青少年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


根据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和研究思路,骆正林提出了五个重点研究问题:一是调研新时代青少年网络舆情的现状,诊断青少年网络舆情中的社会安全隐患;二是探究青少年网络舆情生成、演化和传播机理,融汇技术哲学和大数据方法丰富网络舆情理论的阐释力;三是设计青少年网络舆情大数据测度指标,建构集“监测-评估-分析-预警”于一体的动态预警体系;四是借鉴工科研究的“产品意识”和“推广思路”,设计建设青少年网络舆情预警的双向数据应用平台;五是建立多手段融合、多部门协同的青少年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确保网络空间内的意识形态安全和总体国家安全。

专家组听取首席专家和课题组成员的汇报后,就“青少年网络舆情预警体系”“青少年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重要问题”和“子课题之间的协同关系”等内容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并在研讨基础上对课题的后续研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


唐润华教授肯定了课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对项目团队给予了肯定和期盼。唐教授就课题研究提出了四点建议:一要注意“点和面”的关系,将青少年网络舆情放置到社会大背景中去考察;二要注意“线上与线下”的关系,要对青少年的线下活动进行充分调研;三要注意“疏与堵”的关系,要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舆论环境;四要注意“公与私”的关系,研究中注重公共利益与个人隐私之间的平衡。

undefined

钟瑛教授结合她在重大课题研究中的成功经验,对本课题的研究给出了针对性的指导意见:首先课题研究要注意对常规舆情和突发舆情的区别,研究过程中要聚焦突发事件中青少年网络舆情的研究;其次课题研究要注重现状调研,在深入研究青少年网络心理、网络行为的基础上形成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再次要慎重选择不同平台提供的大数据,不能盲信平台提供的大数据,要根据以往的引导经验建立起青少年网络舆情的案例库。

张红军教授认为青少年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群体,“青少年网络舆情”内涵很丰富,研究内容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张教授建议课题研究要处理好“堵与疏”的关系,要在课题研究中加入更多的人文色彩,课题研究要真正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建立青少年舆情引导机制的时候,除了考虑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治理之外,还应该把各种社会力量考虑进来;课题研究要借鉴国外网络舆情治理的制度和经验,要在借鉴的基础上拿出中国经验、中国方案;课题组要创新协同攻关的组织制度,要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实现学科的交叉、跨地域协作和子课题间的衔接。

邵国松教授认为,该课题瞄准了青少年成长的网络环境,开题报告思路清晰、结构合理,研究团队优势互补、阵容强大。邵教授建议课题组要首先界定好“青少年网络舆情中的一些关键概念”,然后设计出清晰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量化指标对复杂的青少年网络舆情进行测量;课题研究团队要对研究目标进行细化,要在客观化的基础上形成量化指标,并科学地测量不同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

陈龙教授指出,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要考虑到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属性,要避免在技术上花过多的精力,要从社会学视角寻找产生青少年网络舆情的社会原因;陈教授建议课题组更加强调研究的质量,形成一批逻辑合理、层次分明的研究成果,促进学科交叉、带动学科发展;目前舆论、舆情的研究成果已经很多,课题组要寻找差异化、特色化的研究路径,争取在重大课题研究中获得一些标志性的理论突破。

专家组组长季为民教授对课题的团队搭配、理论研究、研究方法运用、课题设计思路均表示了肯定。他对本次报告会进行了总结:“今天的开题报告会非常成功,在开题会议上专家们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对开题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具有建设性的研究建议。期望课题组充分吸收专家们的建议,使课题研究能够产出更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张振教授参加了本次开题报告会。张教授感谢开题专家组对课题研究提出的宝贵建议,肯定了新传院在课题申报和研究中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他也表示学校人文社科院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该课题的研究。

文字|郑涵冰 杨雨薇

图片|张智鹏


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