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6月8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八十余名师生来到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南京教学区,开展“党旗下正青春”特别党课活动。本次活动由新传院领导带领,教工党支部书记和本科、硕士、博士生学员代表共同参加。军地双方在积极的交流互动中,增进了相互了解;在深入学习百年党史后,增强了理想信念。
访军中党校,受国防教育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成立于2017年8月,由原南京政治学院、西安政治学院和武警政治学院合并组建,是全军唯一的政治院校。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南京教学区位于鼓楼区中山北路,以建筑古朴典雅、人文气息浓厚闻名。
下午2点30分,活动准时开始,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南京教学区军事指挥长李震致辞,向师生们介绍了教学区成立三年多以来的基本建设情况: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导开展军事教育,全面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和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圆满完成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各项任务。
随后,我院师生一起观看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的宣传片。短片用生动的教学画面与训练场景,全面阐释了学院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坚持从思想上、政治上确保办学育人的政治方向,注重创新重塑课程体系,突出实战实训、为战育人。通过宣传片,我院师生深入感知了这所军中党校的本色初心。
走红色校园,悟铸魂精神
在身着戎装的政治指挥长刘先松、副指挥长王世枚的带领下,我院师生参观了南京教学区校园内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从东院原国民政府行政院旧址到西院原国民政府交通部旧址,师生们惊叹于这些建筑精巧的设计与磅礴的气势,也对解放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和这所营院在人民军队建设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有了更加直观具体的认识。
移步至教学区英模广场前,名为“军魂”的标志性雕塑形象地展现出“党指挥枪”这一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在笔直的水杉树守护下,黄继光、董存瑞等英模塑像渐次映入师生们的眼帘。此情此景,他们的英雄事迹再次激励大家,要永志不忘革命先烈的奉献与牺牲,践行新时代党员、团员的应尽职责。
参观完毕,在炎炎烈日下,我院师生齐坐于高远楼前,共同观摩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本科二队英模烈士子女班的学员演示军事队列基础科目。立正,稍息,正步,齐步,跑步……学员们军容严整,英姿飒爽,步伐整齐,口号嘹亮。骄阳红了他们的脸庞,汗水湿了他们的衣襟,但他们从始至终一直保持着昂扬向上的精神、豪迈有力的动作。队列操演完毕,师生们深受感染,全场掌声雷动。同学们回忆起自己军训期间的训练时光,对这些身着国防绿的同龄人更增添了几分敬意,也从他们身上汲取了敢于吃苦、顽强拼搏的力量。
话百年党史,明青年担当
步入南京教学区的教学综合楼,严肃而活泼的政治教育氛围扑面而来。双方师生齐聚学术会堂,围绕党史、军史教育开展“军地学子,共话党史”主题演讲活动。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本科二队的刘骁剑以《建党百年学习党史的重大意义》开篇,讲述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顽强艰苦的斗争和建设,取得了多方面的光辉成就。适逢庆祝建党百年,学习这部“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初心使命的见证史”,才能更好地将以往的经验用于未来的发展之中。
随后,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的尹子誉和南师新传院的沈欣雨同学分别讲述了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李贞和《新华日报》烈士黄君珏的动人故事。作为新闻系学子,沈欣雨同学援引了毛泽东的论述,“枪杆子和笔杆子,干革命靠这两杆子”,礼赞抗日战争中新闻战士的突出贡献。此外,她还向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的官兵们介绍了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新华日报》联办共建的历史渊源,激励新时代传媒学子要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牢固坚守舆论阵地的决心。
7月1日,是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张家浩学员临近毕业的日子,他向祖国慷慨报告:“我们已整装待发”;冯博琛则列举了革命先辈当年勇挑时代重责的平均年龄,认为我们年轻一代以他们为榜样,也一定有着无限的潜力;南师新传院的何修豪同样认为,“民族复兴重任在肩,更伟大的奇迹等待着我们青年一代共同创造”。
新时代的青年正在奔赴新的战场,然而,也有一些不健康的理念影响着年轻人的价值观。南师新传院孙宇坤同学通过生动的例子解读“从党史中汲取为人民服务的奋进力量。”当代青年的人生要如何书写才更有意义?尹浩同学认为,年轻人应该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让党史所承载的奋斗精神以及实践品格转化为绽放青春的力量之源,鼓舞大家成为“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听完8位军地同学的演讲,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晓锋不由赞叹:“双方学子在演讲中的思想碰撞酣畅淋漓。学党史、悟党史,思想的光芒照耀岁月长空,也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这是‘党旗下我们正青春’特别党课活动的目的。这些青年学子学党史的感悟,正反映了党史教育精神在青年一代的良好传承。”
谈理想信念,悟初心使命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我院学生代表对话“英烈班”学员代表。面对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同学,座谈会现场气氛少了几分拘谨,多了几分轻松。大家畅所欲言,就各自的日常学习、工作、生活展开交流与分享。
“英烈班”学员代表们坦言,在党和组织的培养和关怀下,他们在思想、学业和军事素质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他们也深刻认识到党和先辈们赋予自己的责任与担当,表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的国防队列中勇敢前行,将实现个人的青春理想和完成党、先辈们赋予的光荣使命高度统一。
来自贵州的王奕锦是“英烈班”学员代表之一。他的祖父是警卫员,父亲是预警机代理大队长。父亲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因飞机失事壮烈牺牲。他在家人的鼓励下,从家乡来到了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实现了祖孙三代从军报国的梦想。在军营学习生活的历练中,他从不懂事的小男孩成长为血性方刚的人民子弟兵。他表示,要坚定接过先辈留下的红色旗帜,让革命精神延续和传承。
与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的共建活动是南师新传院“党旗下我们正青春”系列特别党课活动的重要环节。参观党中军校,接受国防教育,体验军营生活,聆听红色故事,对话英雄后代,传承红色基因,新传学子们在学、思、践、悟中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纷纷表示,要在学习与实践中牢记使命、练好内功,做好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的接班人。
文/顾炜思嘉 杨洋 王梓怡 陆地 项恬萌
图/刘歧翔 祝思艺 徐苏涵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