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紫金山,共话端午情——我院师生参加南京市两岸端午联谊活动
2021-06-11

扫码关注

2021年6月5日,南师大新传院与南京市台属联谊会联合举办两岸端午联谊活动。我院师生、两岸婚姻家庭及子女、台属等70余人参与活动。

早晨8:30,我院领导、老师、台湾及大陆学生代表共同乘坐大巴前往南京未来网络小镇——紫金山实验室。

17824

紫金山实验室坐落于南京市江宁区无线谷,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以未来网络、新型通信和网络通信内生安全为主攻方向的国家实验室。进入宏伟壮观的实验室大楼,讲解员为师生们介绍江宁开发区的各大产业,鼓励对研究相关领域感兴趣的同学来到实验室参与研究,欢迎台湾同学们在宁落户。讲解员特别提到,如今开发区正在打造培育电竞产业,准备引进台湾著名电竞社区巴哈姆特,欢迎同学们来此创业。

走出大楼,讲解员又为大家介绍了园区内的餐厅、公寓等设施以及风景优美的U湖和环湖跑道。围绕园区参观一周后,师生们就前往了下一个参观点——南京上秦淮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1842A

交流中心紧邻上秦淮湿地,自然生态环境卓越,是承接全球未来网络发展大会等国际性会议的重要国际化载体。穿过古建筑与现代涂鸦交相辉映的连廊,师生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步入展厅,参观了共享大厅、会议室、茶吧等区域,欣赏到壁画、刺绣画、古典模型等极具中国特色的装饰品。大家被这雄伟的格局、恢弘的气派所深深震撼,感受到了未来科技城别具一格的魅力。

参观结束后,师生们相聚于小厨娘淮扬菜酒店。粽叶飘香,糯米晶莹,咸肉诱人。午餐开始前,老师同学们围坐在大厅内,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一同进行包粽子活动。不少同学手法娴熟,抄起一勺糯米,粽叶一卷一捏,绳子一绕,一个三角粽就包好了。更有老师展示了独特的粽子包法,引来一片叫好。

18940

师生包粽子,共话端午情。这不仅有利于联系两岸同胞之间的情感,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更是在新冠疫情肆虐之际,有一同祈福、驱走瘟神、战胜疫情、恢复两岸同胞健康往来的美好寓意。

午餐后,老师和同学们稍作修整,前往南京华谊兄弟电影小镇打卡。这座古朴浪漫的小镇,深度挖掘民国时期的生活、餐饮、文化等内涵,是南京市政府重点打造的文化旅游休闲地,更是南京一个不可不去的网红景点。

230B1

在华谊兄弟电影小镇门前留下一张张纪念合影后,大家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前往小镇内部一探究竟。作为南京地区首个“老南京风情主题小镇”,南京华谊兄弟电影小镇以独具老南京风情文化内涵的新面貌呈现给大家。小镇虽小,却五脏俱全——从精巧别致的“造梦影棚”到神秘深邃的“消逝的密室”,从光怪陆离的“次元领域”到惊险刺激的“战地风云”,从唯美浪漫的“秘密花园网红”到新奇有趣的“宝贝地盘”,或是给大家带来一种古今交错、虚实相生的身临其境感,或是让大家感受到扣人心弦的紧张刺激感,或是给大家提供完美的拍照拍片场景……就这样,大家在电影小镇度过了轻松愉悦的一个下午。

这是我院台湾学生首次参加南京市台属联谊会的活动,这为他们更好地了解大陆、融入大陆提供了一个新渠道。

本次两岸端午联谊活动加深了大陆学生和台湾学生的友谊,也让同学们在实地了解南京科技创新发展成就和文旅产业发展方向后,激发了他们对于了解南京、融入南京、建设南京的热情。

南京市台办副主任高峰、南京市台办联络处张仁海副处长,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晓锋教授,广播电视系主任刘永昶教授,南京市台属联谊会会长刘兵等领导全程参加了活动。

师生感悟

对于我们举办这次两岸端午联谊活动的初衷,我认为一共有两点:一是为两岸青年学子的交流创造舞台,在活动中加强了解,增进友谊;二是让我们学院的台湾同学有机会与在宁台胞有进一步的交流,共度佳节。

——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张晓锋

端午是海峡两岸同胞共享的传统节日,也代表着两岸拥有同根同源的文化血脉。通过今天的活动,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在宁台生的热情和灵动,很高兴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共度佳节。令我印象最深的环节是和大家齐动手包粽子,我们从几乎零基础的“学徒”做起,手忙脚乱的样子尽管显得有些笨拙,但最终不负所望,完成了属于我们自己的粽子作品,可喜可贺,值得鼓励。

——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播电视系讲师陈晓

通过本次活动,我参访了南京的许多建设,感受到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包粽子时,我在体验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回忆起童年的快乐。和各位老师、长辈交流下来,我学习到了很多,更对未来有了一个大致的目标,会不断努力前行。选择到南京学传媒,是希望可以用自己所学,进一步增加两岸的相互了解,使两岸实现更紧密的交流合作。感谢台办对我们的照顾,希望未来也会有更多传媒方面的活动让我们去学习体验。

——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级戴安

这次活动是以端午节为桥梁的一个集体活动,更多的是两岸同胞情感的延续再延续。作为台湾学生,我参加过若干次两岸联谊活动,在这里深深地感受到了南京人民的热情与友好,这让我很感动。之所以来南京学传媒,既是对传媒发自内心的热爱,也是对南京的憧憬与向往,希望在这里可以追寻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级刘人华

 


文案 | 新闻部 项恬萌 陆地 戴钱丽

图片 | 摄影部 胡亦凌 蒋帅 张凌寒

编辑 | 运营部 姜可晴

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