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爱传媒讲坛 第126期| 问题意识哪里来?——研究生论文选题与写作
2021-05-08

扫码关注

5月6日上午,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一果老师受邀担任弘爱传媒论坛的主讲嘉宾,为研究生同学们带来题为“问题意识哪里来——研究生论文的选题与写作”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我院刘永昶教授主持。

讲座起始,曾一果老师指出:选题是论文成功的一半。他指出无论是学生还是教授老师们都面临着论文选题的困惑,他从自己的博士论文选题讲开来,谈到一个好的论文选题需要反复琢磨磋商。紧接着他又谈及一个好的选题需要具备哪些要素。首先是问题意识,论文选题需要聚焦某个问题,选题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无论是宏观、中观或微观,都要回归聚焦到问题上,要有关切点;其次问题可以分为理论问题、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我们要从理论、历史与现实问题中进行发掘;最后老师谈到好论文的判断尺度:对象明晰,问题明确——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历史意识,还有现实关照。

随后,曾老师又与同学们讨论了研究视角问题。他指出有了问题意识不代表就可以写好论文,还需要寻找切入问题的视角和方法。曾老师从几篇论文分析开来,指出研究问题需要寻找独特的切入视角,而发现问题或视角是是十分偶然的,需要我们具有社会学的想象力,注意观察生活,从生活实践中来。同时曾老师也谈到论文视角的确定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同学们不断转换视角,甚至需要从老问题中发掘新意义,老调亦可重谈!

紧接着曾老师又对研究方法的选择提出了几点反思,曾老师谈到实证研究与质化研究的优劣不好判断,需要从问题角度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曾老师以文本研究与民族志研究两种研究方法为例,为同学们具体介绍了此两种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最后曾老师总结道:研究方法多样,需根据自己情况而定,要意识到每种方法都有局限,要学会取长补短。

讲座最后,与会同学向曾一果教授提出了自己在论文选题与写作过程中的疑惑,得到了曾一果教授的详尽解答。本次讲座不仅为同学们解答了论文选题写作中的种种迷思,更激励了同学们学术研究的热情。

图:董飞飞 李昂泽

文:董飞飞


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