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爱传媒讲坛 声光色影系列 第118期:戏剧及其“重影”---情境的力量
2020-12-20

扫码关注

12月17日晚上7点,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有幸邀请到了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双燕教授通过网络会议的形式与我院师生进行了一次交流。吕教授 围绕“戏剧及其重影”的话题与同学们分享了她对戏剧以及戏剧重影的理解,并阐述了其对影视戏剧性的影响。本次讲座由刘永昶教授主持。

90E0


讲座伊始,吕教授向同学们推荐了近期引发她对“戏剧及其重影”思考的三部作品供大家学习参考,分别是汉斯-蒂斯∙雷曼的《Posterdramatisches Theater》、安托南∙阿尔托的《残酷戏剧--戏剧及其重影》、李军的《跨文化的艺术史:图像及其重影》。从这三本书的内容出发,吕老师又从三个层面谈了她对“戏剧及其影子”的理解。


从戏剧的本体层面谈。在中国的戏剧史上,戏剧曾被称为“戏”包含角抵戏、参军戏、歌舞戏、黄梅戏等;被称为“剧”包括宋杂剧、元杂剧、戏剧、话剧、京剧、沪剧;也被称为“曲”元曲、北曲、昆曲、戏曲等等,这些都是戏剧,但确实不一样。吕教授认为上述几类都是戏剧本体范畴的不同形式,在基本观念、艺术规律、审美特征上有共同的传承,都可以称为戏剧的不同影子。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巨大变化以及现代科技带来的媒介、手段的应用,戏剧及其影子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因为媒介的变化而出现的戏剧本体样式的貌似失踪和变形。电影、电视、广播、互联网、游戏、虚拟现实技术等新媒介、新手段、新技术创造了戏剧在剧场外的新的影子,是戏剧性的继续绽放。

第二,从情境与戏剧性关系的角度出发,吕教授认为戏剧性来自于主体(人)与情境的关系,来自于境遇与选择,来自于命运与抗争。结合《背影》、《蒙娜丽莎》、《草原之夜》、《十里蛙声出山泉》、《二泉映月》等经典作品案例,总结出作者只有通过塑造出引人入胜的情境和充满冲突的戏剧性情境,来获得受众的共情。


第三,从情境的力量角度来看,情境中的人、事、物都是具体化的,而且因为各要素之间的微妙关系,产生特有的氛围与情调,这是产生美感、产生真实体验的前提与基础。吕教授结合参加讲座的广电与新传同学的专业背景,告诉我们要把戏剧与戏剧性区分开。戏剧性不仅仅存在于戏剧当中,通过对情境的运用,可以使纪录片中充满诗意,使新闻片充满情境、使科教片充满美感。


在讲座的最后,吕教授告诉大家影视的根基与戏剧是一致的,情境的力量体现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而戏剧性情境创造着戏剧在多种艺术形式中的诸多“重影”。希望新传院的同学结合各自专业从“影子”的角度去思考和认识戏剧与戏剧性。讲座全程历时一个半小时,共有140余名同学参与了学习与讨论,相信吕教授的分享一定能对同学们今后的学习研究有所启发。

图文:楼嘉瑾

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