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7月9日上午,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三下乡”蓝鲸团队一行10人来到了永川黄瓜山村便民服务中心,正式拉开了社会实践的序幕。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社会实践,锻炼青年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也为农村的改革与谋求发展吹了新风,让“三下乡”活动把先进的文化和学术以新的形式送下乡。
合影(吕洋、秦建豪 摄)
蓝鲸团队的成员们在黄瓜山村便民服务中心门口集合后,就开始了一天的采访任务。首先,带队王老师带领大家一同采访了服务中心的申主任和刘主任,他们给队员们讲述了黄瓜山村的基本情况和农村梨园产业的发展和问题。他们谈到,梨园是他们村的主要农民收入来源,不仅为农民增加了收入,每人种梨收入3000左右,还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随后,他们集合后开始走访村民,他们了解到黄瓜山村原来有着“红苕打破砂锅,有女不嫁上坡”的说法,是出了名的穷山村,通过街道党委政府近20年的努力,现已变成了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文明村、重庆市绿色村庄以及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于是蓝鲸团队走访到了一个退休老干部陈爷爷的家里,他家后院种满了梨树,前院还有各种水果。作为黄瓜山村的改变的见证人,他给团队的成员们讲述了黄瓜山的村民们前后的生活的不同,他谈到黄瓜山村发展的越来越好了,但是即使村里的经济条件变好了,村里年轻人依旧大多在外打工,老一辈的父母在此扎根,也不愿离开去城市居住,不仅是他们过惯了这里的生活,而且这里也有着他们想要守护的一些东西。
采访现场(吕洋、秦建豪 摄)
最后,蓝鲸团队采访到了廖家农家乐的老板,他向我们讲述了他是村里第一批兴办农家乐的经历。他说,因为黄瓜山村的地理优势和梨园产业的吸引力,前来下乡的游客不仅需要一个地方去住,去感受农村远离喧嚣的城市生活,还需要一个地方去吃当地农村的特色农家菜,于是,廖老板便想到了开一个农家乐。这些年来,农家乐已增长到60家左右,给自身带来了收益的同时,还相互帮助,也提高了周边农民的农副产品的销售。
这次活动不仅有助于宣传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及学院的知名度,还有提高了团队成员的精神风貌,丰富队员们的社会实践经验,提高他们的社会应变能力,提高他们的修养和思想水平。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