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经过二十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的团队终于在夜幕降临时抵达西宁市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大水桥镇。晚饭后,我们来到旅店门口的便利店购买第二天的干粮,因为顾客比较多,我们便和老板聊了起来。
老板大概四十来岁,个子不高,皮肤黝黑,头发乱糟糟的,衣服也皱巴巴的。他一边麻利地搬货,一边回过头笑嘻嘻地和我们聊天。他说四五十年前,这方圆几十里全是荒地,他们的父辈在这里开拓,最后在这里放牧、定居。
他们夫妻二人坚守在这片土地上几十年,经营着这家旅店和便利店,见证了当地从只能自己发电到2000年时24小时通电;从只能自己摇水到可以用泵抽水;从没有公路到二十年前拥有了第一条公路;从只能步行到骑自行车再到现在很多家庭都有了小车·····
当提到他们的孩子时,老板娘欣喜的神色忽然有点失落,她说孩子在一百七八十公里外的学校上学,县里没有公交车,只有几辆班车,要5个小时才能到学校,孩子从大班开始一直到现在读初中,都只有寒暑假才回来。儿行千里母担忧,自己不能陪在孩子身边,不能常常关心照顾孩子,连孩子生病了也不知道。
当问到孩子的成绩时,母亲骄傲地说:“孩子成绩好,考了年级第二名。你看这辆自行车就是他每门功课考到95分以上,奖励给他的。”说完,她笑着摸了摸“战利品”,开心地把战利品拿出来给我们展示。
采风人员与当地居民、“战利品”合影
老板娘说虽然孩子离家远,但好在孩子懂事,知道体谅父母,放假之后哪儿也不去,就回来帮父母看店。她本来打算把孩子送到舅舅那里去玩,但孩子说:“妈妈,我哪儿也不去,我想多陪陪你。”
其实,老板一家三代都是这个时代的参与者、建设者。他们的父辈开拓这片土地;他们夫妻二人守护这片土地;孩子是希望,他们的孩子发奋读书,为了更好的建设这片土地。也许他们未来的生活仍是这般平淡,但他们的家国情怀传承并流淌在他们的血液里,熠熠生辉。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