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10月27日晚上7点30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教授到敬业楼1001会议室,为我院学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数据化与智能时代的媒体融合创新”的学术盛宴。讲座由唐力副校长主持,学院博士生导师、各学科方向带头人等教师及学院硕士生、博士生参加。
唐力校长主持
讲座主要围绕“媒体融合战略在中国”、“媒体融合新态势”和“智能与数据时代的媒体生产”三部分展开。
陈教授指出中国的媒介融合战略在全球是独树一帜的,是一种国家化的行为、政治化的行为,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古今中外,从未有过任何一任领导人如此重视新技术在媒体领域的发展。
陈教授针对当前媒介融合的层次问题为大家作了细致的讲述。“媒体融合大概分为三个层次,最初的融合是八十年代出现的形态的整合,到了九十年代出现了产业融合,第三个层次的融合也是当前最重要的融合是产消者融合”。在这一部分的讲述中,陈教授不仅对各层次的缘起和代表范例做了介绍,还结合自己的故事生动地引领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尤其是讲到“产消者融合”时,通过举出自己儿子获得谷歌页面专属生日祝福的例子让同学们对信息生产的个人化有了更深的记忆。
关于技术的力量,陈昌凤教授认为技术扩展人类力量,每一项技术都是人类意愿的表达,通过工具扩展我们的力量,控制周围的环境。历史上的四次工业革命分别为人类带来了机械化、电气与自动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化的社会进步,对人类增强体力、提高效率、提升感知、提升认知起到了重要作用。
陈昌凤教授正在为同学们讲解
“现在的学生一定要有数据素养,影响未来的三大新技术是大数据、智能化和移动化,他们都对新闻传播有很大的影响。”陈教授这样说。首先,陈教授对数据的运用、数据分析工具、数据新闻的作用以及意义做了系统讲解。陈教授学生所做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数据分析报告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了数据的运用和意义。随后,陈教授对智能化在新闻业中的运用做了讲解,对机器人写作、智能化新闻和新闻生产模式的变革做了浅层面上的介绍和深层面的思考。
讲座最后,陈教授简要介绍了算法的工作模式,继而指出当前算法对人们的价值观、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以及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性提出了挑战,引人深思。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