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2019年12月10日下午2点,毓才楼展开了一场以“意识形态安全”为主题的安全教育课。新闻传播学院本科2018级辅导员陈俪文带领学生们围绕关键词——网络暴力,展开了一场翻转式的课堂学习。
课堂由陈老师播放电影《搜索》片段而展开。电影片段抛出“记者就是要还原真实,而真正的真实就是:同一件事,你看、我看就是不一样”的观点,导入了这堂课的主题——网络暴力。
随后,由明星、老百姓、警察等不同身份的人遭遇网络暴力的案例展开讨论,分别引导同学们发言阐述对网络暴力的认识,联系新闻传播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再阐释。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被激发,以谭旺、谢淋浩、宁咏琪为代表的数名同学纷纷发表不同的见解,提出了网络暴力具有匿名性、成本低、偏向情绪宣泄的特点,并联系 “沉默的螺旋”、“议程设置”、“集体无意识”、“后真相”等专业理论进行分析。
最后,陈老师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联系观”、“发展观”、“对立统一规律”等角度为同学们进行阐释,激发同学们理解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提升认知水平的重要性。同时,同学们也意识到大学生应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提高媒介素养,从自身做到拒绝“盲从”心态,共同维护高校、社会的意识形态安全。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