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11月17日下午三时许,弘爱传媒讲坛第110期在新闻与传播学院102报告厅如期举行。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会长,《广电时评》总编辑,高级编辑,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梁刚建教授担任本次的主讲嘉宾,为我院师生带来主题为“疫情常态化下的媒体融合”的讲座。讲座由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邹举副教授主持。
本次讲座主要有三部分内容:一是短视频,二是互动新闻,三是5G。每个部分的主题命名虽短小精悍,但内容却丰富有趣。
讲座伊始,梁刚建教授首先给大家放了几段聚焦中国两会的短视频,引入了他的第一个主题:短视频。他以APP对社交、内容的看重程度将我们一些常用的APP分为了即时通信应用、内容社交应用、陌生人社交应用和泛娱乐社交应用。教授还和同学们积极互动,让大家通过图标指出自己熟悉的应用,并提到“新媒体,不等于是两微一端”,现在更是“两微一短”,这里的“短”指的就是短视频。
短视频现在呈现出“两超多强”的局面,“两超”指抖音、快手,老师用了三句话总结:无视频,不传播;无视频,不生活;无视频,不生意。除了短视频外,梁刚建教授提到未来中视频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在综艺节目、电视剧等都在运用新媒体的方式进行营销。
接着,梁刚建教授以《雪崩:特纳尔溪事故》、《叙利亚之旅》等作品引出互动新闻的主题,并提到了新闻可视化的六种类型:信息表、时间线、数据漫画、数据地图、文字云、泡泡图,并都举例进行了解释说明,让大家能更直观地了解感受。
5G是一项革命性技术,它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万物互联和低时延。但随着5G时代的到来,新闻工作者也更容易走入泄露隐私的“雷区”。梁刚建教授着重讲到了新媒体案件报道避免侵犯隐私权的三个原则,即公共利益原则、对被害人伤害最小化原则、涉及未成年人尽最大保护原则。
梁刚建教授全程高度与学生互动,对学生进行肯定鼓励,最后还给大家推荐了新媒体学习类微博、微信公众号,新闻学子可关注的微博、微信公众号,新媒体实用工具和短视频实用工具。
在提问环节,有同学问到老师对vlog未来发展的看法,老师悉心解答了。老师指出vlog是短视频的一种,是个人的生活化,拍摄者也在其中。老师不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也倾听了同学的想法。
两个小时的讲座很快接近尾声,邹举副教授表示,非常感谢梁教授带来了一场观点深刻、内容丰富的讲座,为在座师生认识疫情常态化下的媒体融合指明了方向,期待能再次在随园聆听梁刚建教授的精彩演讲。
讲座结束后,梁刚建教授与邹举副教授以及现场部分学生合影留念。
文:雷宇 张一川
图:苗艺晗
扫码关注